(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筮易:用蓍草占卜,预测吉凶。易,指《易经》。
- 蠖屈:比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蠖,一种昆虫,行动时身体弯曲伸展。
- 龙存:比喻有才能的人隐居不出。
- 妙物:指《易经》中的深奥道理。
- 与民同患:与百姓共同承担忧患。
- 君平:指汉代隐士严君平,以卜筮为生。
- 詹尹:古代官名,掌管卜筮。
- 拂龟:指卜筮时摇动龟甲。
- 羲文:指伏羲和文王,相传他们为《易经》的创始人。
翻译
鸟儿飞翔的声音落下也是何等的迟缓,就像蠖虫屈身、龙隐居一样,此时此刻都是如此。《易经》中的深奥道理被言说出来,仿佛神明也感到喜悦;与百姓共同承担忧患,圣人应当感到悲伤。我未能像严君平那样去探访卜筮的奥秘,只是空留了这块石头;与掌管卜筮的詹尹相遇,也只是徒然地摇动龟甲。只要能领悟伏羲和文王所开创的《易经》真谛,就不需要再引出更多的疑问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易经》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智慧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鸟飞音下亦何迟”以鸟儿的迟缓飞翔比喻人生的不得志,而“蠖屈龙存”则进一步以蠖虫的屈身和龙的隐居来象征有才能者的退隐。后文通过对《易经》深奥道理的赞美和对与民同患的圣人情怀的推崇,展现了作者对智慧与道德的追求。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易经》创始人的敬仰,并强调了领悟其真谛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