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庚桑楚
兵莫憯于志,镆铘为下利。
寇莫大阴阳,心则使之至。
畏垒祝庚桑,庚桑宜远避。
亲誉及畏侮,其来必以次。
简发而为栉,数米而为饵。
使民相盗轧,岂不由贤智。
贤者建人杓,犹令人交刺。
是以南荣趎,蹙然悲生寄。
七日裸粮求,三言求一义。
此义终抱一,卫生宁可二。
侗然儿子初,安得人鬼忮。
宇宙出天门,有无分两位。
自无之有难,自有归无易。
名实介眉閒,死生失交臂。
天和既可同,人好安足累。
无为无不为,万物无不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莫憯于志:兵器中最锋利的是意志。憯(cǎn):锋利。
- 镆铘:古代宝剑名。
- 寇莫大阴阳:最大的敌人是阴阳不调。
- 畏垒:恐惧堆积。
- 亲誉及畏侮:亲近赞美和畏惧侮辱。
- 简发而为栉:简单地梳理头发。
- 数米而为饵:计算米粒来做食物。
- 相盗轧:相互偷窃和压迫。
- 建人杓:建立人的标准。
- 南荣趎:人名,此处指一个寻求真理的人。
- 蹙然:忧愁的样子。
- 裸粮求:裸露地寻求食物。
- 三言求一义:用三句话寻求一个真理。
- 卫生宁可二:保持生命和安宁难道可以分为两部分吗?
- 侗然儿子初:像孩子一样纯真。
- 安得人鬼忮:怎能避免人与鬼的猜疑。
- 有无分两位:有和无是两种状态。
- 名实介眉閒:名声和实际在眉间介意。
- 天和既可同:天和人和谐可以相通。
- 人好安足累:人的喜好足以成为负担。
- 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
翻译
兵器中最锋利的是意志,镆铘宝剑也不过是次之。最大的敌人是阴阳不调,心意驱使它到来。恐惧堆积的人祈祷庚桑,庚桑应该远离躲避。亲近赞美和畏惧侮辱,它们必然按顺序到来。简单地梳理头发,计算米粒来做食物。使人们相互偷窃和压迫,难道不是由于贤智之人吗?贤者建立人的标准,仍然让人相互攻击。因此南荣趎,忧愁地悲叹生命的寄托。七天裸露地寻求食物,用三句话寻求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最终抱持一体,保持生命和安宁难道可以分为两部分吗?像孩子一样纯真,怎能避免人与鬼的猜疑。宇宙从天门出现,有和无是两种状态。从无到有难,从有归无易。名声和实际在眉间介意,生死失去交臂。天和人和谐可以相通,人的喜好足以成为负担。无为而无所不为,万物无不治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兵器、阴阳、人心等抽象概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兵莫憯于志”一句,强调了意志的力量,而“寇莫大阴阳”则指出了内心的平衡对人的重要性。后文通过对庚桑、南荣趎等人物的描述,进一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无为而达到万物治理的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过邯郸口号六首 》 —— [ 明 ] 郭之奇
- 《 阿子歌九绝 有序 其九 》 —— [ 明 ] 郭之奇
- 《 北地风沙殊少春色春光懒困倍于人矣 》 —— [ 明 ] 郭之奇
- 《 墙外芭蕉数株含思摇影呼而问之 》 —— [ 明 ] 郭之奇
- 《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晚望 》 —— [ 明 ] 郭之奇
- 《 既渡河车中即事以新旧见闻作古今愿怀诗八首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