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除夕他时节,椒觞此日开。 三彭元不问,二仲喜能来。 人惜年光逝,诗逢暮雨催。 家园当胜日,幽兴转难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椒觞: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常用于节日或庆典。
  • 三彭:指传说中的三位神仙,这里可能指不问世事的高人。
  • 二仲:指两位好友。
  • 暮雨:傍晚的雨。
  • 胜日:美好的日子。

翻译

立春后的第六天是分岁会,第八天则是除夕。 在这个除夕,我们举起了椒觞,庆祝这个特别的时刻。 我们不问世事的三位高人,两位好友却欣喜地到来。 人们惋惜着逝去的年光,诗意却在暮雨中催生。 家园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的幽兴难以裁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立春后不久的除夕景象,通过椒觞、三彭、二仲等元素,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友人的欢聚。诗中“人惜年光逝”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诗逢暮雨催”则巧妙地将暮雨与诗意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意境。最后,以家园的美好和难以裁断的幽兴作结,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