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钟。
捎天树输囷,委地竹龙钟。
佛衣存古摺,僧老带山容。
经案列野簌,禅板付歌童。
西日射飞阁,霞裾凌虚空。
万井排蜂房,九陌喧蚊虫。
归骑踏飞沙,耳后生长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捎天树输囷(shāo tiān shù shū qūn):形容树木高大,枝叶茂盛,仿佛触及天空。
- 竹龙钟(zhú lóng zhōng):形容竹子弯曲,如同龙形。
- 佛衣存古摺(fó yī cún gǔ zhé):指僧人的袈裟上保留着古代的褶皱,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 僧老带山容(sēng lǎo dài shān róng):形容老僧的面容带有山林的气息。
- 经案列野簌(jīng àn liè yě sù):经案上摆放着野生的蔬菜。
- 禅板付歌童(chán bǎn fù gē tóng):禅板交给唱歌的孩童,指僧人将禅宗的教义通过歌谣传给儿童。
- 霞裾凌虚空(xiá jū líng xū kōng):形容晚霞如同衣裾一般飘扬在空中。
- 万井排蜂房(wàn jǐng pái fēng fáng):形容城市中的房屋密集,如同蜂房一般。
- 九陌喧蚊虫(jiǔ mò xuān wén chóng):指街道上人声鼎沸,如同蚊虫的喧闹。
翻译
疾驰的马匹离开了尘世的海洋,一进入寺院便听到了午时的钟声。树木高耸入云,枝叶繁茂,竹子弯曲如同龙形。僧人的袈裟上保留着古代的褶皱,老僧的面容带有山林的气息。经案上摆放着野生的蔬菜,禅宗的教义通过歌谣传给儿童。西边的阳光照耀着飞檐的阁楼,晚霞如同衣裾一般飘扬在空中。城市中的房屋密集如同蜂房,街道上人声鼎沸,如同蚊虫的喧闹。归途中的马匹踏起飞沙,耳后伴随着长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袁宗道与友人一同访问灵慧寺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尘世的喧嚣与寺院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捎天树输囷”、“竹龙钟”等,生动地描绘了寺院的景象。同时,通过对僧人形象的描写,传达了对禅宗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