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泉路飘零久,人间惆怅深。 有儿非滴骨,觅鬼不灰心。 虫鼠知谁胜,鸺鹠可寄音。 无生君所学,忍苦莫悲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泉路:指黄泉路,即阴间之路,比喻死亡。
  • 滴骨:指亲生骨肉。
  • 灰心:指心灰意冷,失去希望。
  • 虫鼠:比喻卑微的生命。
  • 鸺鹠:xiū liú,一种鸟,这里比喻传递消息的使者。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译

在通往阴间的路上,你已经飘零许久, 在人间,我感到深深的惆怅。 虽然你有儿子,但他并非你的亲生骨肉, 寻找你的灵魂,我并不心灰意冷。 卑微的虫鼠或许能分出胜负, 而鸺鹠可以作为传递消息的使者。 你追求的是超越生死的无生境界, 所以,忍住痛苦,不要悲伤地吟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中,“泉路”、“滴骨”、“灰心”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生死离别的哀愁和对亡友的思念。同时,通过“虫鼠”、“鸺鹠”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豁达态度。最后,以“无生”境界劝慰亡友,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超然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