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老师九首

藏舟还此日,呜佩忆前辰。 神理知难尽,音容恍可亲。 青旻看驭鹤,夜雨泣亡麟。 我辈徒酸鼻,谁堪赎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藏舟:比喻事物的消失或人的去世。
  • 呜佩:佩玉的响声,这里指怀念过去的声音。
  • 神理:精神与道理,这里指对逝者的记忆和理解。
  • 音容:声音和容貌,指对逝者的记忆。
  • :仿佛。
  • 青旻:青天,天空。
  • 驭鹤:驾驭仙鹤,指仙逝。
  • 泣亡麟:哭泣失去的麒麟,比喻哀悼贤人或重要事物的失去。
  • 酸鼻:形容极度悲伤。
  • 赎此身:赎回这个身体,指无法挽回逝者的生命。

翻译

在这个日子里,我仿佛还能看到那消失的船只,怀念着过去佩玉的响声。 对逝者的记忆和理解似乎永无尽头,他的声音和容貌仿佛就在眼前。 看着青天之上,他驾驭仙鹤而去,夜晚的雨声中,我们哭泣着失去的麒麟。 我们这些朋友只能感到极度的悲伤,却无法挽回他的生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老师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挽回的悲痛。通过“藏舟”、“呜佩”等意象,诗人描绘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神理难尽”、“音容恍亲”则表达了记忆中老师的形象依然鲜活。后两句以“驭鹤”和“泣亡麟”象征老师的仙逝和众人的哀悼,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深切哀悼。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