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陈汝岳谢李世卿撰玩琴轩记

先子当年一坐轩,轩中高榜揭无弦。 斯文触目休论价,世德流芳可尽年。 从此儿童堪我诵,是何风韵与人传。 道旁虽有崖千尺,不得名家一字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先子:指已故的父亲。
  • 高榜:高悬的匾额。
  • 揭无弦:指匾额上没有文字,寓意深奥难解。
  • 斯文:指文化、文学作品。
  • 世德:家族世代相传的美德。
  • 风韵:指文学作品的风格和韵味。
  • 崖千尺:形容山崖高耸。
  • 名家:著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 :刻。

翻译

当年,我的父亲曾拥有一座雅致的轩阁,轩中悬挂着一块高高的匾额,上面却没有刻字。这里的文学作品,无论多么珍贵,都不以金钱衡量;家族世代传承的美德,足以流传千古。从此,孩子们可以朗诵这里的诗文,那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将流传给后人。尽管路旁有千尺高的山崖,却没有一处刻有名家的字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先父的轩阁和其中的无字匾额,表达了对家族文化和美德传承的珍视。诗中“斯文触目休论价”一句,强调了文学作品的无价之宝,而“世德流芳可尽年”则展现了家族美德的长久影响。结尾的“崖千尺”与“一字镌”形成对比,突显了名家字迹的珍贵与难得,同时也暗示了家族文化的独特与不可复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家族文化遗产的自豪与传承的决心。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