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人多作留春诗而莫有留夏者感而赋之
辞春多绪言,辞夏何默默。
良由畏日威,难拟烟风德。
岂不爱长时,歌薰旧弦熄。
万象倚炎光,此身当蔽抑。
瘴野复何如,荒祠困已亟。
始闻天外吹,及彼西峰侧。
微凉动落晖,遂有轻阴色。
曾是凄远怀,能无泪洒臆。
就之不可违,聊宽酷暑逼。
我欲告司方,赵盾人谁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辞春:告别春天。
- 多绪言:充满感慨的话。
- 辞夏:告别夏天。
- 默默:无声无息。
- 畏日威:害怕太阳的威力。
- 烟风德:烟雾和风的柔和。
- 歌薰旧弦熄:歌唱和熏香的传统已经消逝。
- 万象倚炎光:万物依赖炎热的阳光。
- 蔽抑:遮蔽和抑制。
- 瘴野:有瘴气的荒野。
- 荒祠:荒废的祠堂。
- 困已亟:困境已经很紧迫。
- 微凉动落晖:微凉的风吹动落日的余晖。
- 轻阴色:轻微的阴暗色彩。
- 凄远怀:凄凉而遥远的思绪。
- 泪洒臆:泪水洒在胸前。
- 司方:掌管方向的神。
- 赵盾:人名,此处可能指古代的赵盾,也可能是比喻。
翻译
告别春天时,人们总是充满感慨,而告别夏天时却显得无声无息。这可能是因为害怕太阳的强烈,难以比拟春天烟雾和风的柔和。难道我们不爱长久的时光吗?歌唱和熏香的传统已经消逝。万物都依赖炎热的阳光,而我们的身体则需要遮蔽和抑制。在有瘴气的荒野中,我们又该如何?荒废的祠堂已经让我们陷入困境。
开始时,我听到天外吹来的风,它来自西峰的侧面。微凉的风吹动落日的余晖,带来了轻微的阴暗色彩。这凄凉而遥远的思绪,怎能不让人泪洒胸前。我们无法违背这微凉的风,只能稍稍缓解酷暑的逼迫。我想告诉掌管方向的神,人们是否还记得赵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夏之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中,“辞春多绪言,辞夏何默默”一句,巧妙地对比了人们对春秋两季的不同感受,突出了夏日的沉闷和压抑。后文通过对夏日炎炎和微凉秋风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