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赵提学崖山慈元殿吊古

信国诸臣近有碑,一陵濒海尚堪疑。 荒山野水无人到,落日轻风送我旗。 天地几回人变鬼,风波万里母将儿。 萋萋芳草慈元下,邂逅渔樵问旧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信国:指宋朝,因宋朝曾封赵匡胤为信王。
  • 诸臣:指宋朝的官员们。
  • 一陵:指宋朝皇帝的陵墓。
  • 濒海:靠近海边。
  • 堪疑:值得怀疑。
  • 荒山野水:荒凉的山和偏僻的水域。
  • 轻风:微风。
  • 人变鬼:比喻世事变迁,人生无常。
  • 风波:比喻动荡不安的局面。
  • 母将儿:母亲带着孩子。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慈元:指慈元殿,宋朝皇帝的陵墓之一。
  • 邂逅:偶然遇见。
  •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翻译

宋朝的官员们近来有了新的纪念碑,但皇帝的陵墓靠近海边,其真实性仍令人怀疑。荒凉的山和偏僻的水域无人问津,只有落日和微风伴随着我的旗帜。天地间,多少次人们变成了鬼魂,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母亲带着孩子艰难前行。在慈元殿下,茂盛的草木中,偶然遇见渔夫和樵夫,询问过去的往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宋朝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中,“荒山野水无人到”一句,既描绘了景色的荒凉,也暗示了历史的遗忘。而“天地几回人变鬼”则深刻反映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苦难。最后,通过与渔樵的对话,诗人试图探寻历史的真相,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吊古诗。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