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䀻 (pǎn): 同“盼”,此处指徐䀻君,人名。
- 碣 (jié): 古代用来刻写文字的石碑。
- 栖栖 (xī xī): 忙碌不安的样子。
- 青牛 (qīng niú): 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人隐士。
- 北斗 (běi dǒu): 北斗七星,古人常用来象征方向或指引。
- 信史 (xìn shǐ): 真实可信的历史记录。
- 文献 (wén xiàn): 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资料。
- 豫章 (yù zhāng): 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一带,此处可能指徐䀻君的故乡或相关传说。
- 生刍 (shēng chú): 新割的草,古人用以祭奠死者,表示哀思。
翻译
一根木头能够支撑起大厦的倾覆,忙碌不安的样子只为了比喻当年的情景。 身披白发隐居在西山之中,光芒却照耀着青牛和北斗星边。 真实的历史文献刻写在石碑上,清高的风范何时能在豫章传颂。 狂放的歌声扰乱了耳朵,不值得献上,依旧将新割的草放在墓前以示哀思。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为纪念徐䀻君而作。诗中通过“一木能支大厦颠”来比喻徐䀻君在困难时期的支撑作用,而“身垂白发西山里”则描绘了他晚年的隐居生活。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徐䀻君历史贡献的肯定和对他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徐䀻君高尚品质和历史贡献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