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诘杙为楹:诘(jié),追问;杙(yì),小木桩;楹(yíng),柱子。这里比喻景旸的一生,从小木桩成长为支撑房屋的柱子,即从平凡到成就非凡。
- 鼎甲: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指状元、榜眼、探花。
翻译
你的一生就像从小木桩成长为支撑房屋的柱子,经历了四十个春秋,却在一梦醒来后便永远休息了。你的名字曾登上了科举的最高荣誉榜,但这样的成就也未能让你逃脱死亡的命运。你晚年抚育着众多孤儿,却只能带着病痛和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景旸一生的哀悼和对其不幸命运的同情。诗中,“诘杙为楹四十秋”形象地描绘了景旸一生的奋斗和成就,而“才醒一梦便长休”则突显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后两句“名登鼎甲死亦枉,老抚诸孤病只愁”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景旸晚年的困境和无奈,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 —— [ 宋 ] 司马光
- 《 述愤一十七首弘治乙丑年四月作是时坐劾寿宁侯逮诏狱 其五 》 —— [ 明 ] 李梦阳
- 《 首夏斋享宿翰林东署作 》 —— [ 明 ] 程敏政
- 《 四月上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 —— [ 宋 ] 张镃
- 《 庚申四月避乱舟次二首 其一 》 —— [ 清 ] 陈式金
- 《 次韵居正四月牡丹 》 —— [ 宋 ] 黄庶
- 《 梧桐影 · 初夏二阕 》 —— [ 清 ] 左锡嘉
- 《 满庭芳 · 初夏 》 —— [ 宋 ] 何梦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