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生

无我无人无古今,天机何处不堪寻。 风霆示教皆吾性,汗马收功正此心。 水火鼎中非玉液,鸳鸯谱里失金针。 道人欲向诸君说,只恐诸君信未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机:天意,天命。
  • 风霆:风暴雷霆,比喻强烈的教化或影响。
  • 示教:启示和教导。
  • 吾性:我的本性。
  • 汗马:比喻辛勤的努力或战斗。
  • 收功:取得成效。
  • 水火鼎:古代炼丹术中用来炼制丹药的器具,比喻修炼的艰难。
  • 玉液:指仙丹或美酒,这里比喻高深的修炼成果。
  • 鸳鸯谱:指婚姻或配对的书,这里比喻修炼的伴侣或方法。
  • 金针:比喻高明的指导或秘诀。
  • 道人:指诗人自己,也泛指修道之人。
  • 诸君:各位,诸位。

翻译

无论是我,无论是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天意何处不可寻觅。 风暴雷霆的教化都是我的本性,辛勤努力取得的成效正是这颗心。 在炼丹的鼎中并没有仙丹,在修炼的伴侣或方法中失去了高明的指导。 修道之人想要向各位说些什么,只怕各位的信任还不够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修道之路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诗人认为,真正的修道不应受限于个人、时间或环境,而应追求与天意相合。他强调,无论是外在的风暴雷霆还是内在的努力,都是修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诗人也感叹在修炼的道路上,真正的秘诀和指导往往难以寻觅,担心听者难以深信其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道真谛的探求和对听者理解的期待。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