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数卷陈言逐字新,眼前君是赏音人。 家家椟玉谁知赝,处处描龙总忌真。 再舍肉鲸居易句,重捐金铸浪仙身。 一从马粪卮言出,难洗诗林入骨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椟玉:指藏在匣子里的玉,比喻珍藏的诗文。
  • (yàn):假的,伪造的。
  • 描龙:比喻模仿高超的诗文。
  • 忌真:忌讳真实,指模仿之作难以达到原作的真实水平。
  • 肉鲸:指白居易的诗句“肉食者鄙”,这里用“肉鲸”代指白居易的诗句。
  • 浪仙:指唐代诗人贾岛,字浪仙。
  • 马粪卮言:指低劣的诗文或评论。
  • 入骨尘:深入骨髓的污点,比喻诗文中的低劣之处难以清除。

翻译

几卷陈旧的诗文逐字逐句都显得新鲜,眼前你便是这诗文的知音。 家家珍藏着诗文,却有多少人能分辨真假,处处模仿高超的诗文,却总是忌讳真实。 再次舍弃白居易的诗句,重新铸造贾岛的形象。 自从那些低劣的诗文和评论出现,就难以洗净诗坛深入骨髓的污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诗坛现状的感慨和批评。诗中,“数卷陈言逐字新”一句,既表达了对古典诗文的珍视,也暗含了对当时诗坛缺乏创新的批评。“家家椟玉谁知赝,处处描龙总忌真”则进一步揭示了当时诗坛模仿成风,真伪难辨的现象。后两句通过对白居易和贾岛的提及,表达了对真正诗才的推崇和对低劣诗文的厌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