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灯继晷

· 陈繗
白驹穿隙去骎骎,几点青灯竞寸阴。 泰宇光中星耿耿,唔咿声里夜沉沉。 匡衡壁破通昏晓,车胤萤飞映古今。 展卷坐来高著目,分明照见圣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驹穿隙:比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像白马穿过缝隙一样。
  • 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这里比喻时间流逝迅速。
  • 泰宇光中:指宇宙间光明照耀。
  • 耿耿:明亮的样子。
  • 唔咿:读书声。
  • 匡衡壁破: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比喻勤奋学习。
  • 车胤萤飞:指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也是勤奋学习的典故。
  • 展卷:打开书卷,指读书。
  • 高著目: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

翻译

时间像白马穿过缝隙一样迅速流逝,只有几点青灯在争分夺秒地照亮。 在宇宙的光辉中,星星明亮地闪烁,读书声在沉沉的夜晚回荡。 就像匡衡凿破墙壁借光读书,车胤用萤火虫的光亮映照古今。 我坐下来打开书卷,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清晰地看到了圣贤的心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夜晚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中运用了“白驹穿隙”、“匡衡壁破”、“车胤萤飞”等典故,形象地展现了勤奋学习的决心和毅力。同时,通过“泰宇光中星耿耿”和“唔咿声里夜沉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专注的读书氛围。最后,“展卷坐来高著目,分明照见圣贤心”则表达了通过读书可以领悟圣贤智慧的深刻体会。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