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两度归江汉,重来度浊河。 尘容三老谙,驿路二旬过。 霜薄天初朗,风轻晓亦波。 太行山色近,西望碧嵯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
  • 浊河:指黄河,因其水色浑浊而得名。
  • 三老: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船夫或随行的老人。
  • 驿路:古代供驿马传递文书的官道。
  • 霜薄:指霜降得不多,天气开始转晴。
  • 太行山: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一座山脉。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翻译

我曾两次回到长江和汉水,如今再次来到浑浊的黄河。 船夫和随行的老人已经熟悉了我这尘世的容颜,我在驿路上度过了二十天。 霜降不多,天空初晴,微风轻拂,清晨的河面波光粼粼。 远望太行山,山色近在眼前,西望去,碧绿的山峰高耸险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袁宗道再次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两度归江汉,重来度浊河”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熟悉与再次出发的感慨。通过“尘容三老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与船夫等人的深厚情感。后两句“霜薄天初朗,风轻晓亦波”则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黄河上的宁静与美丽。最后,诗人远眺太行山,以“碧嵯峨”形容山势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