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祖父无子以侄孙林广为后广之曾大父以一身兼两戎籍不能办而一之为子孙世役久之业尽人亡惟有广耳有司今又以广补北京镇南卫伍自是而后林氏子孙在新会者无孑遗矣丘陇之守委之谁耶予力不能振之赋二诗赠广庶有识而怜之者
泪尽庐冈失母家,冢傍枯树也无花。
平安莫遣无书信,一度春归一度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外祖父:母亲的爸爸。
- 侄孙:兄弟的孙子。
- 曾大父:曾祖父,即父亲的祖父。
- 戎籍:军籍。
- 补:补充,这里指补充到军队中。
- 镇南卫:明朝的一个卫所,负责军事防御。
- 伍:军队中的编制单位。
- 孑遗:残留,遗留。
- 丘陇:坟墓。
- 庐冈:地名,可能是诗人的故乡。
- 冢:坟墓。
翻译
我的外祖父没有儿子,只能让侄孙林广作为继承人。林广的曾祖父曾身兼两份军籍,难以处理,最终导致家族世代服役,时间久了,家业耗尽,人丁凋零,只剩下林广一人。现在官府又让林广去北京镇南卫补充军伍,这样一来,林氏在新会的子孙将无一幸存,谁来守护那些坟墓呢?我无力救助,只能写两首诗赠给林广,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怜悯他。
在庐冈,我泪流满面,失去了母家,坟墓旁的枯树也不再开花。请不要让平安的消息没有书信传递,每一次春回大地,我都会深深叹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哀愁。诗中,“泪尽庐冈失母家”一句,既描绘了诗人对母家的怀念,也暗示了家族的没落。后两句则通过“冢傍枯树也无花”和“一度春归一度嗟”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家族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