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少保诚庵朱公归葬郴阳适会宪长陶公遣生员陈谏偕景旸往祭其墓遂并以公意作诗赠之

黄金谁问买端溪,羊祜残碑我解题。 一饭可忘公吐握,千秋遗爱广东西。 寒泷急雨飞涛恶,夜峡啼?哭月低。 不为高堂兼卧病,天涯絮酒肯教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溪:地名,在今广东省肇庆市,以产砚石著称。
  • 羊祜残碑:羊祜,西晋名将,其碑文残存,此处指历史遗迹。
  • 吐握:比喻极小的恩惠或帮助。
  • 千秋遗爱:指长久流传下来的恩惠或影响。
  • 广东西:指广东和广西地区。
  • 寒泷:寒冷的急流。
  • 絮酒:指用棉絮包裹保温的酒,这里指祭奠用的酒。

翻译

谁会用黄金去换取那端溪的砚石呢?羊祜的残碑,我来为其题写解读。一顿饭的恩惠可以轻易忘记,但您在千秋万代中留下的恩泽却遍布广东与广西。寒冷的急流中,急雨激起飞涛,夜晚的峡谷里,猿猴哭泣,月亮低垂。如果不是因为家中的高堂老母需要照顾,加上自己生病,我定会带着絮酒,不远万里去祭奠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朱公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中通过“羊祜残碑”和“千秋遗爱”等意象,强调了朱公的功德和影响深远。后两句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哀婉气氛。结尾处,诗人因病和家事无法亲自前往祭奠,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遗憾,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