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生从师

· 袁凯
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岂不直。 生子当置邹鲁间,礼义薰陶易成德。 三江雪花没马牛,曹生扣门言远游。 天地苦寒子何往,负笈从师清泖头。 鲁君为儒我所知,规矩进退无差池。 座中弟子十余辈,森森玉立多容仪。 子往拜之听教诲,师严友亲各从类。 一篑为山古所闻,百川与海终相会。 他时还乡拜庭闱,百年门户顿光辉。 里中父老皆称叹,胜似苏家相国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负笈:背着书箱,指求学。
  • 清泖:清澈的湖水,这里可能指学府所在地。
  • 规矩:行为准则,这里指儒家的礼仪规范。
  • 差池:差错,失误。
  • 一篑为山:比喻积少成多,或指开始努力。
  • 百川与海终相会:比喻无论多少努力,最终都会汇聚成大成就。
  • 庭闱:指父母的居所,这里代指家乡。
  • 苏家相国:指苏秦,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曾任六国相国。

翻译

白沙混入泥沙自然变黑,蓬草生长在麻中,怎能不直? 生儿育女应当安置在邹鲁之地,那里礼义的熏陶容易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三江之地雪花纷飞,连马牛都看不见,曹生敲门说要远行。 在这寒冷的天地间,你要去哪里?原来是背着书箱去清泖头求学。 鲁君作为儒者我是知道的,他的行为举止没有差错。 座下有十多位弟子,个个玉立,仪态端庄。 你去拜见他,听取教诲,老师严格,朋友亲近,各自归类。 积土成山,这是古人所闻,百川终将汇入大海。 将来你回到家乡,拜访父母,百年家族的门面顿时光辉。 乡里的老人们都会赞叹,胜过苏秦相国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袁凯送别曹生从师的作品,通过比喻和描绘,表达了对曹生求学的鼓励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白沙入泥沙自黑,蓬生麻中岂不直”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后文通过对鲁君及其弟子的描述,展现了儒家学府的严谨和弟子们的风采。结尾处,诗人预见了曹生学成归来的荣耀,以及家乡父老的赞誉,充满了对曹生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