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对微阳未舒诗以俟之

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 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 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 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 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 松阴飞翠羃,草甲润苔钱。 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 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 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 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 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 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汗漫:广阔无垠。
  • 窈玄:深远玄妙。
  • 空华:虚幻的景象。
  • :覆盖。
  • 苔钱:苔藓的别称,因其形状圆小如钱而得名。
  • 阳和:温暖的阳光。

翻译

寒山渐渐显露出春天的色彩,呼唤着春天进入旧年。三分春色如同均匀的面粉,一抹轻烟似扫过眉间的烟雾。广阔的天空碧蓝流淌,迷茫中感受着深远玄妙的气息。霞光中霜气侵入,龙隐于雾光之中缠绕。傍晚时分,景色倍感清幽遥远,虚幻的景象时断时续。松树的阴影下,绿色的雾气覆盖,草叶上的苔藓润泽如钱。月洞似乎可以依靠,星岩仿佛能够穿透。作为旅人,我凭栏远眺,向东望去,一片苍茫。我的心在千里之外,双眼却凝视着数座山峰。春天的情怀不敢落后,山中的意境却能先行。相互对望,没有厌倦,相对之间反而更加幽静偏僻。我伫立等待温暖的阳光充满大地,采摘芳香的花朵,尽享石泉之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立春时节寒山的静谧与春意的渐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三分匀面粉”形容春色的细腻,“一捻扫眉烟”则描绘了轻烟般的春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的结尾,诗人期待着阳光的温暖和春天的完全到来,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