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十九夜初闻雪

朔气倚南州,凉风苏瘴野。 繁阴作意凝,寒光流欲下。 素帐启银阊,珠鞍行白马。 云鬃数点倾,介树千林惹。 切玉满遥空,分晶及漏瓦。 冷韵压梅低,琅音逾竹泻。 自怜幽馆客,谁令天花假。 凄清动晓神,飒沓多潇洒。 举首忽穿眸,沾襟独盈把。 此时同对人,谁是冰心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气:北方的寒气。
  • 瘴野:指南方多瘴气的荒野。
  • 繁阴:浓密的云层。
  • 银阊:银色的门,此指雪覆盖的门户。
  • 珠鞍:装饰有珠子的马鞍,此形容雪地如珠光宝气。
  • 云鬃:形容雪花如云鬃般飘落。
  • 介树:披雪的树。
  • 琅音:清脆的声音,此指雪落的声音。
  • 飒沓:形容风声或雪声。
  •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灵。

翻译

北方的寒气倚靠在南方的土地上,凉风舒缓了瘴气弥漫的荒野。浓密的云层有意凝结,寒光仿佛要流淌下来。银色的门户被雪覆盖,雪地如同装饰有珠子的马鞍,行走其上如白马。雪花如云鬃般点点飘落,披雪的树木形成了千林万树的景象。雪花密集地覆盖在遥远的天空,晶莹的雪粒也分洒在漏瓦之上。寒冷的韵味压低了梅花,清脆的雪落声超过了竹林的响声。自怜身为幽馆中的客人,谁能让这天花般的雪停留。凄清的景象触动了清晨的神思,风雪声中透露出潇洒之态。抬头时雪花突然穿透眼眸,沾湿衣襟的雪花独揽满手。此时与人对视,谁是拥有纯洁心灵的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初雪之夜的景象,通过北方寒气与南方瘴野的对比,以及雪花飘落、寒光流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雪夜的静谧与凄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银阊”、“珠鞍”、“云鬃”等,形象地描绘了雪景的瑰丽与寒冷。结尾处通过对“冰心”的探讨,表达了在雪夜中对纯洁心灵的向往与自省。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与深刻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