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九帝

陈桥时比澶州时,香孩儿已易孤儿。 取国虽同晋梁术,垂谟远出汉唐规。 榻无他睡东南定,杯可同销上下疑。 五星奎聚今初睹,太平天子好为之。 金匮还教臣普记,太原徒叹德昭痴。 烛影难刊湘野录,苑花空乐侍臣诗。 拥道储君方众属,澶渊虏退曷天欺。 砌台不假完钗嗣,辽盟夏款复何期。 四十一年流濊泽,濮安懿子守鸿基。 岂意南人专倚任,败坏天下岂非而。 女中尧舜除新法,官家此事宜深知。 绍圣更元群正落,道君作主万民离。 四凶六贼相终始,两河三镇恣胡骑。 北辕举族畴阶厉,昏德重昏尔为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陈桥: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
  • 澶州: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
  • 香孩儿:指宋太祖赵匡胤,因其出生时据说有异香。
  • 孤儿:指后周世宗柴荣的幼子柴宗训。
  • 晋梁术:指晋朝和梁朝的篡位手段。
  • 垂谟:指留下的政策和制度。
  • 汉唐规:指汉朝和唐朝的制度。
  • 榻无他睡:指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没有其他人在他的床上睡觉,表示其权威无人能及。
  • 五星奎聚:指五星连珠,古代认为这是吉兆。
  • 金匮:指存放重要文件的柜子。
  • 太原徒叹德昭痴:指赵德昭,宋太宗赵光义的长子,因被废为庶人而叹息。
  • 烛影难刊湘野录:指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的“烛影斧声”事件,难以考证。
  • 苑花空乐侍臣诗:指宫中的花虽然美丽,但侍臣们的诗作却空洞无物。
  • 拥道储君:指拥立的太子。
  • 澶渊虏退:指宋真宗时期的澶渊之盟,辽国退兵。
  • 曷天欺:指天命不可欺。
  • 砌台不假完钗嗣:指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曹氏未能生下儿子。
  • 辽盟夏款:指与辽国的和约和与西夏的和约。
  • 流濊泽:指流放的恩泽。
  • 濮安懿子:指宋英宗赵曙。
  • 南人专倚任:指南宋时期重用南方人。
  • 女中尧舜:指宋神宗的皇后高氏,她在宋哲宗即位后辅政,被称为“女中尧舜”。
  • 绍圣更元:指宋哲宗时期的政治改革。
  • 道君作主:指宋徽宗赵佶自称“道君皇帝”。
  • 四凶六贼:指北宋末年的奸臣。
  • 两河三镇:指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地区,以及三个重要的军事镇。
  • 北辕举族:指金国南侵时,北宋皇族被俘。
  • 昏德重昏:指宋徽宗和宋钦宗的昏庸无能。

翻译

陈桥兵变时与澶州时的情形相比,香孩儿赵匡胤已经取代了孤儿柴宗训。虽然取国的方式与晋朝和梁朝相似,但留下的政策和制度远超汉唐。床上无他人可睡,东南地区安定,酒杯中的酒可以共同消解上下的疑虑。五星连珠的吉兆今天初次见到,太平天子做得很好。金匮中的文件由臣普记录,太原的赵德昭只能叹息自己的痴愚。烛影斧声的事件难以考证,宫中的花虽然美丽,但侍臣们的诗作却空洞无物。拥立的太子得到了众人的支持,澶渊之盟后辽国退兵,天命不可欺。砌台上的皇后未能生下儿子,与辽国和西夏的和约又何时能实现。四十一年间流放的恩泽,濮安懿子赵曙守住了大宋的基业。岂料南宋时期重用南方人,导致天下败坏。女中尧舜高皇后废除了新法,官家对此事应该深知。绍圣更元时期的政治改革,道君皇帝赵佶作主,万民离散。四凶六贼相继出现,两河三镇被胡骑肆意践踏。北辕举族被俘,昏德重昏的你们是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北宋九位皇帝的评述,展现了北宋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变迁。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政治术语,反映了作者对北宋政治的深刻理解和批判。通过对每位皇帝的评价,诗中透露出对北宋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褒贬。整体上,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