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

一任纷纷自吐茹,繇来述史罪知馀。 毛吹何事专无厌,肘掣还疑尚可书。 祇为乡邦章法重,久拚物我怨恩除。 余情止此诸非急,应有空衡鉴拙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邑:修撰地方志。
  • 斋怒:指因修志而引起的愤怒或不满。
  • :诽谤,指责。
  • :赞誉,称赞。
  • 吐茹:比喻表达和吸收知识。
  • 繇来:由来,来源。
  • 述史:叙述历史。
  • 罪知馀:因知之过多而获罪。
  • 毛吹:比喻细小的事情。
  • 无厌:不满足。
  • 肘掣:比喻受到牵制或阻碍。
  • 乡邦:家乡,故土。
  • 章法:规则,法度。
  • 物我怨恩除:指个人与外界的恩怨情仇都应抛开。
  • 空衡鉴拙疏:指以空虚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笨拙和疏忽。

翻译

任由人们自由表达和吸收知识,自古以来叙述历史的罪过在于知道得太多。细小的事情为何总是不满足,受到牵制还怀疑是否还有可写之处。只是因为家乡的规则和法度重要,长久以来宁愿抛开个人与外界的恩怨情仇。我的情感仅限于此,并不急于求成,应该以空虚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笨拙和疏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修撰地方志过程中的感慨和自省。诗中,“一任纷纷自吐茹”展现了作者对知识自由表达的开放态度,而“繇来述史罪知馀”则反映了历史叙述的复杂性和责任。后句通过对“毛吹”和“肘掣”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在修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作者强调了家乡规则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不急于求成,愿意以谦逊的态度接受评价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