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临川见张受先明府共商今古有怀
未信今人非古人,今人视古当更真。
兴来不妨高自位,须知立位先立身。
我亦此身惧靡立,赖君接引方孜伋。
与君性命图初终,宁独气声同呼吸。
祇今吏治疾奔趋,此间不可无君徐。
祇今词苑求卑密,此间不可无余疏。
疏怀久矣独踽踽,是日逢君欣欲舞。
相期兹情力持今,岂曰区区孤尚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受先:张受先,人名。
- 明府: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高自位:自视甚高,自认为地位崇高。
- 孜伋:勤奋不懈的样子。
- 图初终:图谋事情的开始和结束。
- 气声:气息和声音,比喻情感和言语。
- 疾奔趋:急速奔跑,比喻社会风气急功近利。
- 卑密:谦卑而密实,指文风。
- 疏怀:疏远的心怀。
- 踽踽:孤独的样子。
翻译
我不相信现代人不如古人,现代人看待古事应当更加真实。兴致来时不妨自视甚高,但要知道要立位先要立身。我自己也害怕无法立足,依赖您的引导才勤奋不懈。我与您共同图谋事情的开始和结束,岂止是情感和言语上的共鸣。如今官场风气急功近利,这里不能没有您的徐徐图之。如今文坛追求谦卑而密实的文风,这里不能没有我的疏远心怀。我久已孤独,今日遇到您欣喜若狂。我们相约在此情感上共同努力,岂能只是孤高地崇尚古风。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今关系的思考,认为现代人不应轻视古人,而应更加真实地看待历史。诗中,诗人通过对“高自位”、“立身”等概念的讨论,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文坛风尚的不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改变现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