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午烈日方中忽下小雹既乃继以阴雨

万点潇疏拂瓦鸣,忽疑眼际变阴明。 中元神鬼入炎城,飒飒风前叹息声。 苍梧云色愁千里,春去秋来烟若水。 草芳何意泫王孙,枫赤偏能惊帝子。 举头北望见虞山,可有双娥在竹间。 君看雨后千千泪,使人空忆断肠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áo):冰雹,一种天气现象,指从强烈对流的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小冰球或冰块。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
  • 苍梧: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 (xuàn):水珠滴下的样子。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
  • 帝子:皇帝的儿子。
  • 虞山:山名,位于江苏省常熟市。
  • 双娥:指美丽的女子。
  • 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翻译

在十四日的正午,烈日当空,突然下起了小冰雹,冰雹敲打着瓦片发出稀疏的响声,突然间,我怀疑眼前的景象由晴转阴。中元节时,神鬼似乎降临在这炎热的城中,风中传来飒飒的叹息声。

苍梧的云色让人感到千里之外的忧愁,春天已去,秋天来临,烟雾如水。草间的芳香无意中使王孙落泪,枫叶的红色却能惊动帝子。抬头北望虞山,不知是否有美丽的女子在竹林间。你看那雨后的千万滴泪水,让人徒然回忆起断肠的往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午后的突变天气,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和联想。诗中,“万点潇疏拂瓦鸣”生动地描绘了冰雹落下的情景,而“忽疑眼际变阴明”则表达了天气的突变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后文通过“苍梧云色”、“春去秋来”等意象,抒发了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尾的“雨后千千泪”和“断肠班”则深化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悲伤记忆的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