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妇别

· 郭钰
征妇临行晓妆薄,上堂辞姑双泪落。 含情欲诉哭声长,一段凄凉动林壑。 从夫不辞行路羞,妇去谁为养姑谋。 妇人在军古所忌,今者召募如追囚。 十年妇姑共甘苦,一室倒悬空四顾。 小郎早没更无人,却把晨昏托邻妇。 情知送儿是埋儿,姑年老大莫苦悲。 万一军中废机杼,减米换衣当寄归。 小旂叫呼催早别,出门便成千里隔。 今夜不闻唤妇声,愁心共挂天边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妇:出征军人的妻子。
  • :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 凄凉:形容悲伤、冷清的情感。
  • 林壑:树林和山谷,这里指自然环境。
  • 养姑:供养婆婆。
  • 召募:征召入伍。
  • 追囚:追赶囚犯,形容征召的急迫和严厉。
  • 晨昏:早晚,指日常生活的照顾。
  • :古代的一种旗帜。
  • 小郎:指征妇的小儿子。
  • 机杼:织布机,这里指征妇的劳动。
  • 小旂:小旗,指征召的标志。

翻译

征妇在清晨梳妆打扮,准备离家,她上堂向婆婆告别,双眼中泪水不断落下。她含着深情,想要诉说,却只能长声哭泣,那份凄凉之情触动了周围的树林和山谷。她不辞辛苦地随丈夫出征,虽然羞于启齿,但谁来供养婆婆呢?自古以来,妇人参与军队是被忌讳的,但现在她被征召,如同被追赶的囚犯。十年来,她和婆婆共同经历了甘苦,如今家中空无一人,四顾茫然。小儿子已经去世,家中再无他人,她只能将日常照顾婆婆的责任托付给邻居的妇人。她明知送儿子去军中如同埋葬儿子,但还是劝婆婆不要过于悲伤。万一在军中无法继续织布,她会减少自己的口粮,换取衣物寄回家中。小旗催促着她早些告别,出门后便与千里之外的家乡隔绝。今夜再也听不到熟悉的呼唤声,她的忧愁与天边的月亮一同悬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征妇在出征前的深情告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征妇对家庭的牵挂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征妇临行晓妆薄”一句,即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征妇的无奈与坚强。随后的“上堂辞姑双泪落”则进一步以泪水的形象,表达了征妇内心的悲伤与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征妇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牺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