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侄淳

· 郭钰
路穷淮汴草离离,志士空嗟岁月驰。 敌面人心山万叠,缘愁客鬓雪千丝。 风悲洛浦海凫至,月冷汉宫金狄移。 从古战危频易将,君王见事独何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汴(huái biàn):指淮河和汴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空嗟:徒然叹息。
  • 岁月驰:时间迅速流逝。
  • 敌面:面对敌人。
  • 缘愁:因为忧愁。
  • 客鬓:旅人的鬓发。
  • 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洛阳。
  • 海凫:海上的野鸭,这里可能指战乱中的流民。
  • 金狄:金色的狄人,这里可能指外族入侵者。
  • 易将:频繁更换将领。
  • 见事:处理事务。

翻译

路途到了淮河和汴河的尽头,草木茂盛,但志士只能空自叹息岁月的流逝。面对重重山峦般的敌人,因为忧愁,旅人的鬓发已如雪般斑白。风在洛水之滨悲鸣,海上的野鸭飞来,月光冷冷地照在汉宫,金色的狄人正在迁移。自古以来,战事危急时频繁更换将领,但君王处理这些事务为何总是迟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志士的无奈与忧愁。诗中,“路穷淮汴草离离”一句,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隐喻了国家的边疆危机。“志士空嗟岁月驰”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国家危难却无能为力的悲叹。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风悲洛浦”、“月冷汉宫”来象征国家的衰败和外敌的入侵。结尾的“君王见事独何迟”直指统治者的迟钝和无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