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萧质所藏终南雪霁图
玉龙衔烛晴光吐,怪底空檐响残雨。
南山一夜服还丹,沧浪之水总如故。
公子昨朝愁出户,锦袍围春醉歌舞。
赤脚老樵拾断薪,画史何由得深趣。
早梅回煖动精神,冻雀翻丛动毛羽。
笔端生意开纨素,恍然不计寒宵苦。
泥滑迢迢江上路,行客茅檐不少住。
世间捷径渺何许,已有扁舟候江浒。
隔浦长桥似灞陵,何如著我骑驴去。
黑貂拥醉诗思多,明日归来为君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龙:比喻雪后晴空中的云彩。
- 怪底:为何。
- 服还丹:指雪后山色如服丹药般清新。
- 沧浪:指清澈的水。
- 画史:画家。
- 生意:生机。
- 纨素:白色的细绢,这里指画布。
- 泥滑:泥泞滑溜。
- 捷径:近路。
- 扁舟:小船。
- 江浒:江边。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这里指桥名。
- 著:同“着”,让。
- 黑貂:指黑貂皮衣,富贵人家的服饰。
翻译
雪后晴空,云彩如玉龙般吐露晴光,为何空荡的屋檐下还响着残余的雨声。南山一夜之间仿佛服用了还丹,变得清新,而沧浪的水依旧清澈如故。公子昨日忧愁地走出家门,穿着锦袍,围着春天醉心于歌舞。赤脚的老樵夫拾起断掉的柴火,画家如何能得到这深远的趣味呢?早梅在回暖中精神焕发,冻雀在翻飞的丛林中抖动着羽毛。笔下的生机在白色的画布上展开,仿佛忘记了寒冷的夜晚。泥泞滑溜的江路上,远行的客人不愿在茅屋中多住。世间的捷径在哪里呢?江边已有一叶扁舟等候。隔着水面的长桥像是灞陵桥,何不让骑驴的我过去。穿着黑貂皮衣,醉意中诗思泉涌,明天归来时,我将为你赋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通过对比公子的忧愁与老樵夫的自在,表达了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龙衔烛”、“南山服还丹”等,展现了雪后世界的清新与生机。末尾的“黑貂拥醉诗思多”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灵感迸发,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