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张翥
昔隐黄龙老,今遗书记寮。 人天所供养,巾盖此逍遥。 仙乐时时下,香云往往飘。 千秋一金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福严寺:位于衡山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般若寺:即福严寺,般若为梵语,意为智慧。
  • 黄龙老:可能指黄龙真人,道教中的神仙。
  • 书记寮:指寺庙中的文书或记录室。
  • 人天:佛教用语,指人间和天界。
  • 巾盖:指覆盖物,可能指寺庙的屋顶或遮蔽物。
  • 仙乐:指天上的音乐,常用来形容美妙无比的音乐。
  • 香云:指焚香时升起的烟雾,常用来象征寺庙的清净和神圣。
  • 金塔:指寺庙中的金色佛塔,是佛教的重要象征。

翻译

昔日隐居的黄龙真人,如今留下了他的文书室。 这里受到人间和天界的共同供养,巾盖之下逍遥自在。 天上的仙乐时常降临,香云四处飘散。 千秋万代,一座金色的佛塔,永远屹立不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衡山福严寺(般若寺)的宁静与神圣。通过提及黄龙真人和书记寮,诗人展现了寺庙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诗中“人天所供养”和“仙乐时时下,香云往往飘”描绘了寺庙受到的尊崇和其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提到的“千秋一金塔”,不仅强调了寺庙的永恒,也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力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寺庙宁静生活的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