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脩禊(xiū xì):古代在春秋两季举行的祭祀活动,春季称为脩禊,秋季称为祓禊。
- 兴庠(xīng xiáng):兴起学校教育。
- 岁阑(suì lán):年末。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闻孙:指王俣,因其为王羲之的后代,故称“闻孙”。
- 至元:元朝的年号,此处指元朝。
- 永和:东晋年号,王羲之的《兰亭序》即作于永和九年。
翻译
当年在春末举行脩禊,今日在岁末兴起学校教育。 偶然遇见了王俣,他的书法成就被视为元朝的永和九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春末的脩禊与岁末的兴庠,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诗中提到的“邂逅闻孙成故事”,指的是偶然遇见了王俣,他的书法成就被视为元朝的永和九年,即王羲之的《兰亭序》所代表的文化高峰。这不仅是对王俣书法艺术的赞美,也是对文化传承的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