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器识:才识,才能和见识。
- 薰涵:熏陶,涵养。
- 太古:远古,上古时代。
- 中土: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
- 草泽臣:指隐居在野的贤士。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疆。
- 书剑:书和剑,代表文武双全。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代京城。
翻译
你的才识受到远古淳朴风气的熏陶,谈笑间流露出满怀的春意。 人们说你在中原是位文章高手,也称道你在清平时世中是位隐居的贤士。 千里之外的边疆你仍是客,半生的文武双全并不担忧贫穷。 抬头仿佛能感觉到京城近在咫尺,相信你会随着西风,紧随马后尘土,前往都城。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丁仲谦的才识与品格,表达了对他的深厚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器识薰涵太古淳”一句,既展现了丁仲谦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暗含对其人格的赞赏。后文通过对比“中土文章士”与“清时草泽臣”,突出了丁仲谦的隐逸之志与不凡才华。结尾的“长安近”与“西风马后尘”则寓意着对丁仲谦未来仕途的美好期许。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宪使徐公子方俾诸生赋勤学诗盖示勉励之意僭题卷末 》 —— [ 元 ] 曹伯启
- 《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启
- 《 题金御史所藏王彦章观马图 》 —— [ 元 ] 曹伯启
- 《 送何好礼御史按部江浙 》 —— [ 元 ] 曹伯启
- 《 元贞丙申侨居村落与广文廉君贞卿尝聚首学宫仆继以金榖之职留吴中越二载君亦来临爱重之情不减于昔以是终日相忘而不遑请益新凉入郊忽起黄鹄之辞诗以代饯 》 —— [ 元 ] 曹伯启
- 《 与孙大方真人对酌木香棚下 》 —— [ 元 ] 曹伯启
- 《 和王士美 》 —— [ 元 ] 曹伯启
- 《 题拱北楼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