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笙为陆国瑞赋

· 张翥
曾听仙人白玉笙,飞琼有谱学初成。 碧桃半向露中落,采凤忽来云际鸣。 瑟响洞庭空写恨,磬浮瀛海不传声。 何如吹上扁舟去,秋满西湖月正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笙:古代一种用玉制成的笙,常用来形容美妙的音乐。
  • 飞琼:传说中的仙女,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碧桃:一种桃树,果实呈碧绿色。
  • 采凤:传说中的凤凰,象征吉祥。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瀛海:神话中的大海,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 扁舟:小船。

翻译

曾经听过仙人吹奏的白玉笙,美妙的音乐如同飞琼仙女的乐谱初学成。 碧绿的桃子半数在露水中落下,吉祥的凤凰忽然在云端鸣叫。 洞庭湖的空旷中回荡着瑟的响声,表达着无尽的恨意;瀛海的深处,磬的声音却无法传达到。 何不将这美妙的音乐吹上小船,让它在秋天的西湖上飘荡,月光正明,景色正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仙人吹奏玉笙的场景,展现了超凡脱俗的音乐之美。诗中“飞琼有谱学初成”形容音乐如仙女所奏,美妙无比。后文通过对比洞庭湖与瀛海的景象,表达了音乐的传播与情感的传递之间的对比。结尾处,诗人想象将这音乐带上扁舟,在秋夜的西湖上飘荡,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