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烽火(fēng huǒ):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火光信号。
- 齐鲁: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山东省一带。
- 干戈(gān gē):古代兵器的总称,这里指战争。
- 陇秦:古代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一带。
- 四郊:指都城四周的地区。
- 壁垒(bì lěi):军事防御工事。
- 烟尘:战火引起的尘土,比喻战争的景象。
- 将帅:军队的高级指挥官。
- 屯兵:驻扎军队。
- 君王:皇帝。
- 遣使:派遣使者。
- 老臣:年老的臣子。
- 叨视草:谦辞,表示自己被委以重任,视察草地(可能指军事防御或边疆)。
- 进罢:进言完毕。
- 沾巾:泪水沾湿了巾帕,表示悲伤。
翻译
烽火接连不断在齐鲁之地燃起,战争的干戈也蔓延到了陇秦。 四周的郊野布满了军事壁垒,万里江山半数被战火烟尘笼罩。 将帅们长久地驻扎在兵营,君王频繁地派遣使者前来。 我这老臣被委以重任,巡视边疆,进言完毕后,不禁泪湿巾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争时期的紧张局势和边疆的动荡不安。通过“烽火连齐鲁,干戈接陇秦”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战火连绵、边疆不宁的景象。诗中“老臣叨视草,进罢益沾巾”表达了老臣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切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