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寺
萧梁崇象教,祝发布中国。伟哉楼约师,江左阐翻译。
宸旒躬授记,龙衮致斋饬。胡为且示现,大千兹卓锡。
尖峰殿其后,灵源径其侧。精篮郁中峙,金刹屹千尺。
皇畿会蒙尘,乘舆据倾革。尚想瓶中天,借尔护持力。
我方眺遗境,慷慨兴感恻。秋风振祗园,荒陵共萧瑟。
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梁:指南朝梁朝,由萧衍建立。
- 崇象教:尊崇佛教。
- 祝发:剃发,指出家为僧。
- 中国:指中原地区。
- 楼约师:指梁武帝萧衍,他在位期间大力推广佛教。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江南。
- 宸旒:皇帝的冠冕,代指皇帝。
- 龙衮:古代帝王所穿的龙袍。
- 斋饬:斋戒整顿。
- 示现:佛教用语,指佛或菩萨显现其身形。
- 大千:即大千世界,佛教中指宇宙。
- 卓锡:佛教用语,指僧人持锡杖云游四方。
- 精篮:指佛寺。
- 金刹:指佛塔或佛寺。
- 皇畿: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蒙尘:指皇帝失位或在位时遭遇不幸。
- 乘舆:指皇帝的车驾,代指皇帝。
- 倾革:指政权更迭。
- 瓶中天:佛教用语,比喻极乐世界。
- 护持力:保护和维持的力量。
- 祗园:佛教中的一个著名园林,这里指佛寺。
- 荒陵:荒废的陵墓。
翻译
在南朝梁朝时期,佛教被尊崇,剃发出家成为僧侣在中原地区流行。伟大的梁武帝萧衍,在江南地区推广并翻译佛经。皇帝亲自接受佛教的教诲,穿着龙袍进行斋戒整顿。为何要显现其身形,让整个宇宙都留下他的足迹。尖峰山在其后,灵源寺在其侧。佛寺庄严地矗立在中间,金色的佛塔高达千尺。京城及其周边地区遭遇不幸,皇帝的车驾遭遇政权更迭。我们仍然记得那瓶中的极乐世界,借助于保护和维持的力量。我正眺望着这遗留下来的景象,感慨万分,心生悲恻。秋风在佛寺中振荡,荒废的陵墓共同呈现出萧瑟之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朝梁朝时期佛教的兴盛景象,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梁武帝萧衍推广佛教、皇帝亲自接受佛教教诲的描述,展现了当时佛教的崇高地位。同时,通过对京城遭遇不幸、政权更迭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佛教保护力量的怀念。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对历史和宗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