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淮安夏掖斋

· 张昱
为感风花懒出门,每于时事鲜知闻。 江湖信远春空雁,僚佐情深日暮云。 诗句好于何水部,官资高过杜司勋。 海波不隔淮扬路,遥指蓬莱忆使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花:指自然界的美好景物,这里比喻外界的诱惑或纷扰。
  • 时事:当前发生的事情或新闻。
  • 江湖:泛指民间或远离朝廷的地方。
  • 信远:消息传递的距离远。
  • 春空雁:春天空中飞翔的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
  • 僚佐:同僚,同事。
  • 情深:感情深厚。
  • 日暮云:傍晚的云彩,常用来象征思念或遥远的距离。
  • 诗句:诗中的句子。
  • 何水部:指何逊,南朝梁的文学家,曾任水部郎。
  • 官资:官职和资历。
  • 杜司勋:指杜牧,唐代文学家,曾任司勋员外郎。
  • 海波:海上的波浪。
  • 淮扬路:指淮安和扬州之间的路。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遥远或理想的地方。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翻译

因为被风花所感,我懒得出门,对于时事也少有耳闻。江湖的消息传递得远,就像春天空中飞翔的雁,而同僚之间的情谊深厚,如同日暮时分的云彩。我的诗句比何逊还要好,官职和资历也超过了杜牧。海上的波浪不会阻隔淮安和扬州之间的路,我遥望着蓬莱,心中思念着那位使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疏离感和对同僚的深情。诗中,“风花”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使诗人不愿出门,也少关心时事。而“江湖信远春空雁”和“僚佐情深日暮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期盼和对同僚情谊的珍视。最后两句则通过比较自己的诗才和官职,表达了一种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使君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