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听姜惠甫摘阮

羡黄台公子,能办此、淡中清。看璧月当胸,松风应手,一洗秦筝。都来四条弦上,有几家乐府几般声。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 嫩凉窗户酒初醒。特地为渠听。写江南江北,无穷意思,字字分明。悠扬博山烟底,把满怀幽恨一时平。长记曲终时候,钱塘暮雨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摘阮:指弹奏阮咸,一种古代弦乐器。
  • 璧月:形容月亮圆满如璧。
  • 松风:松林中的风声,常用来形容音乐或自然之声的清幽。
  • 秦筝:古代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指一般的筝乐。
  • 乐府:古代官方音乐机构,也指其收集的民歌。
  • 孤鸣老雁:形容音乐中的孤独和高远。
  • 百啭娇莺:形容音乐中的婉转和悦耳。
  • 嫩凉:轻微的凉意。
  • 博山烟:指博山炉中升起的香烟,常用来形容悠远或幽静的氛围。
  • 幽恨:深藏的怨恨或忧愁。
  • 曲终:音乐结束。
  • 钱塘:地名,今杭州,此处可能指钱塘江。
  • 暮雨潮生:傍晚时分的雨和潮水,形容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景象。

翻译

羡慕黄台公子,能够弹奏出这般淡雅清新的音乐。看他胸前的璧月,手中松风般的声音,一洗秦筝的俗气。四条弦上,汇聚了几家乐府的多少种声音。音乐中,有秋水般孤独的老雁,也有春风中百啭的娇莺。

微凉的窗户边,酒初醒的我特意为他倾听。写下江南江北的无穷意境,每个字都清晰分明。悠扬的音乐在博山烟底回荡,把满怀的幽恨一时平息。长久记住音乐结束时,钱塘江畔傍晚的雨和潮水涌动。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黄台公子弹奏阮咸的高超技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音乐的美妙和深远影响。诗中“璧月当胸,松风应手”等句,形象地展现了音乐家的风范和音乐的清新脱俗。后文通过“秋水孤鸣老雁,春风百啭娇莺”等对比鲜明的描写,展现了音乐中的多样情感。结尾处的“钱塘暮雨潮生”则巧妙地将音乐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作品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张之翰

元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