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以雪窗墨兰竹石求题次韵

· 张翥
幽兰出楚畹,美竹自湘滨。 共友三生石,俱涵太古春。 山林空见相,冰雪老通神。 长作禅房供,毋令堕世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畹:楚地的田野。
  • 湘滨:湘江边。
  • 三生石: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的石头,比喻永恒不变。
  • 太古春:远古时代的春天,比喻永恒的生机。
  • 见相:显现的形象。
  • 冰雪:比喻高洁、纯净。
  • 通神:与神灵相通,指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 禅房:僧人修禅的房间。
  • 世尘:世俗的尘埃,比喻纷扰的世俗生活。

翻译

幽静的兰花生长在楚地的田野,美丽的竹子自然生长在湘江边。 它们共同作为三生石的朋友,都蕴含着太古时代的春意。 山林之中,空有它们显现的形象,冰雪之中,它们老去却通达神灵。 愿长久地作为禅房的供品,不让它们堕入世俗的尘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幽兰与美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纯净境界的向往。诗中“幽兰出楚畹,美竹自湘滨”展现了兰竹的自然之美,而“共友三生石,俱涵太古春”则赋予了它们永恒不变的特质。后两句“山林空见相,冰雪老通神”进一步以冰雪为喻,强调了兰竹的超凡脱俗。最后,诗人希望这些高洁之物能长久地供奉于禅房,远离世俗的纷扰,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