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中玉之庆元市舶
昔我游四明,壮观溟海波。
褰裳宝山顶,曙色寒嵯峨。
日轮镕生金,涌出万丈涡。
云气忽破碎,朱光相荡摩。
决眦蓬莱宫,携手扶桑柯。
群仙迎我笑,佩羽纷傞傞。
飓风歘惊潮,腾掷鳄与鼍。
浮槎径可揽,从此超天河。
精神动百灵,上下烦撝诃。
归来已十载,远梦时一过。
君家贤父兄,儒术传世科。
薄言捧省檄,舶署聊婆娑。
是邦控岛夷,走集聚商舸。
珠香杂犀象,税入何其多。
权衡较低昂,心计宁有讹。
资阅须历试,壮图讵蹉跎。
惟君官事隙,为访岩之阿。
悬想仙者徒,往往笑且歌。
遐征渺不见,空响遥相和。
因声两黄鹄,持我紫玉珂。
岂无沧洲兴,奈此尘劫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褰裳(qiān cháng):提起衣服。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镕生金:形容太阳像熔化的金子一样。
- 荡摩:摩擦,冲击。
- 决眦(jué zì):睁大眼睛。
-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太阳升起的地方。
- 傞傞(suō suō):形容众多。
- 歘(xū):忽然。
- 腾掷:跳跃。
- 撝诃(huī hē):指挥,呵斥。
- 婆娑(pó suō):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 犀象:犀牛和象。
- 权衡:比较,衡量。
- 讹(é):错误。
- 蹉跎(cuō tuó):虚度光阴。
- 岩之阿:山岩的角落。
- 遐征:远行。
- 紫玉珂:紫色的玉制装饰品。
- 沧洲:指隐居的地方。
- 尘劫:佛教用语,指尘世的苦难。
翻译
昔日我游历四明山,目睹了壮观的海浪。提起衣服登上宝山之巅,清晨的寒意中,山势显得格外高峻。太阳像熔化的金子一样升起,从万丈深渊中涌出。云气忽然破碎,红色的光芒相互摩擦。我睁大眼睛望向蓬莱仙宫,仿佛手握扶桑树枝。群仙对我微笑,纷纷佩戴着羽饰。飓风突然惊起潮水,鳄鱼和鼍龙跳跃其间。乘着浮槎,我径直可以触摸到,从此超越天河。我的精神感动了百灵,上下烦扰地指挥呵斥。归来已有十年,远方的梦时常一过。
你的家族有着贤良的父兄,儒学传承世代科举。你奉命前往省府,暂时在舶署悠闲地度过。这个邦国控制着岛夷,商船聚集,走动频繁。珍珠、香料、犀牛和象牙,税收何其丰厚。你比较衡量,心中计算,难道会有错误?资历和阅历需要经过考验,壮志岂能虚度光阴。在官事之余,你应去探访山岩的角落。想象中的仙人,常常笑着唱歌。远行的身影渺不可见,空灵的声音遥遥相和。因此,我向你传递两黄鹄的信息,带着我的紫玉珂。难道没有隐居的兴致,无奈尘世的苦难何其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游历四明山时的壮观景象和对仙境的向往,同时表达了对友人黄中玉前往庆元市舶的祝愿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