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太朴: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梁九思:人名,同为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三学寺:寺庙名,位于城南。
- 万寿寺:寺庙名,与三学寺同游。
- 佛刹:佛教寺庙。
- 结构:建筑风格。
- 辽金:历史上的辽朝和金朝,此处指寺庙的建筑风格可能受这两个朝代的影响。
- 遗民:指那些生活在旧时代的居民,这里可能指寺庙附近的居民。
- 残碑:残破的石碑,上面可能有历史记载。
- 好事:喜欢探寻古迹的人。
- 雨苔:雨水滋润的苔藓。
- 尘壁:积满灰尘的墙壁。
- 风叶:风吹动的树叶。
- 石床:石制的床或平台。
- 一饭:一顿饭。
- 蒲团:佛教徒打坐用的圆形垫子。
- 萧萧:形容声音悠远、清脆。
- 钟磬:寺庙中用于报时的钟和磬。
翻译
南城有许多佛教寺庙,它们的建筑风格源自辽朝和金朝。 寺庙旁居住着旧时代的居民,残破的石碑吸引着喜欢探寻古迹的人。 雨水滋润的苔藓使积满灰尘的墙壁显得暗淡,风吹动的树叶在石床上投下深深的影子。 一顿简单的饭后,我坐在蒲团上,远处传来悠远清脆的钟磬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城南寺庙的情景,通过对寺庙古老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历史的厚重。诗中“雨苔尘壁暗,风叶石床深”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深远。结尾的“萧萧钟磬音”更是以声音的形式,加深了这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悠远的钟声,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九月二日揭晓仆以朔旦始得閒复成二诗录奉泰甫侍郎思齐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诸寮友 》 —— [ 元 ] 张翥
- 《 春从天上来同王继学宪使赋 》 —— [ 元 ] 张翥
- 《 宫中舞队歌词 其一 》 —— [ 元 ] 张翥
- 《 登金山吞海亭了公请赋 》 —— [ 元 ] 张翥
- 《 濑溪 》 —— [ 元 ] 张翥
- 《 望海潮 》 —— [ 元 ] 张翥
- 《 送草窗讲师周善京还九江太平宫 》 —— [ 元 ] 张翥
- 《 寄云门僧若邪溪兼题其松风阁二首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