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公叠示佳章恬愉佚老情见乎辞如六日取蟾七年求艾之句至切至当聊述鄙悰发旅中一粲
俗士驰驱挽不回,高人嘉遁湛灵台。
身违巨浸千寻浪,心属残灯一寸灰。
里巷幸容陪杖屦,朋俦何用话梯媒。
清时会构凌云厦,留取公输简众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遁(jiā dùn):指美好的隐退。
- 湛灵台(zhàn líng tái):指心灵深处的清净之地。
- 巨浸(jù jìn):指巨大的水域,比喻世事的纷扰。
- 心属残灯一寸灰:比喻心情如同即将熄灭的灯火,只剩下微弱的希望。
- 里巷(lǐ xiàng):指居住的社区或街道。
- 杖屦(zhàng jù):指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 梯媒(tī méi):指攀附权贵以求晋升的手段。
- 公输(gōng shū):指古代著名的工匠公输般,这里比喻技艺高超的人。
翻译
世俗之人追逐名利,难以挽回,而高尚的人选择美好的隐退,心灵深处保持清净。我身处于世事的巨大波澜中,心情却如同即将熄灭的灯火,只剩下微弱的希望。幸运的是,我能在社区中陪伴行走,与朋友们相处,无需攀附权贵。在这清平的时代,我们会建造高耸入云的大厦,留下技艺高超的人来选拔众多的人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俗与高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平时代的期望。诗中“身违巨浸千寻浪,心属残灯一寸灰”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纷扰世事中的心境,而“里巷幸容陪杖屦,朋俦何用话梯媒”则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最后两句“清时会构凌云厦,留取公输简众材”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憧憬和对人才选拔的重视。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用前韵咏怀寄诸公 》 —— [ 元 ] 曹伯启
- 《 金华道中 》 —— [ 元 ] 曹伯启
- 《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三 》 —— [ 元 ] 曹伯启
- 《 题许宜之三诗卷乐善楼 》 —— [ 元 ] 曹伯启
- 《 郭文美由西台御史迁中台以母夫人在堂不待传车预归觐省忠孝备见三绝发据鞍卢胡一笑 》 —— [ 元 ] 曹伯启
- 《 初到江阴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三 》 —— [ 元 ] 曹伯启
- 《 清平乐 · 寄徐都司 》 —— [ 元 ] 曹伯启
- 《 挽刘损斋提举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