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山

山行弥日山益奇,乱峰挟翠如吾随。 游人联蚁度林杪,细路一线云间垂。 茫然四顾动心魄,岚光荡秀浮双眉。 路回宝刹忽风堕,大鹏九万离天池。 林烟媚景翳复吐,欲见不见神护持。 松藏雷雨太阴黑,泉迸岩薮银虹驰。 我来青帝已回驭,太古残雪犹离离。 一声啼鴂百花落,两崖红雨春淋漓。 笑驱虎豹坐盘礴,悠悠万古归支颐。 须臾兴尽下寥廓,长风又送云边诗。 蓬莱兜率杳何处,无乃造物移于斯。 往年梦里记曾到,先声已为猿鹤知。 惜无奇语勒丹壁,坐令清赏成绝痴。 斜阳忽将瞑色至,山灵应怪归鞍迟。 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弥日:整日。
  • :夹带。
  • 岚光:山间雾气反射的光。
  • 宝刹:佛寺。
  • :遮蔽。
  • 银虹:比喻瀑布。
  •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春天之神。
  • 回驭:返回。
  • 啼鴂:杜鹃鸟。
  • 淋漓:形容液体缓缓滴落。
  • 盘礴:盘旋。
  • 寥廓:空旷。
  • 兜率:佛教用语,指兜率天,佛教中的天界之一。
  • 支颐:手托下巴。
  • 瞑色:暮色。
  • 山灵:山神。

翻译

整日山行,山景愈发奇异,乱峰夹带着翠色仿佛随我而行。游人们像蚂蚁一样联结着穿过林梢,细小的山路像一条线在云间垂下。茫然四顾,心魄为之动摇,山间雾气反射的光芒在双眉间荡漾。忽然风起,宝刹仿佛从天而降,大鹏展翅九万里离开天池。林中的烟雾时隐时现,美景仿佛被神秘力量护持。松树中藏着雷雨,太阴黑沉,泉水如银虹般从岩缝中迸出。我来时青帝已经返回,太古的残雪依旧点点。一声杜鹃啼鸣,百花随之落下,两崖的红雨缓缓滴落。我笑着驱赶虎豹,悠然坐下,思绪飘向悠悠万古。片刻后兴尽,下到空旷之地,长风又送来云边的诗句。蓬莱和兜率天在哪里,难道是造物主将它们移到了这里?往年梦里曾记得到过此地,先声已为猿鹤所知。可惜没有奇语刻在丹壁上,坐令清赏成为绝痴。斜阳忽然带来暮色,山神应该怪我归鞍迟了。人间胜事不宜贪多,以免乐极生悲。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游香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的奇异景色和游人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乱峰挟翠”、“细路一线云间垂”等,展现了山景的壮美和神秘。同时,通过“茫然四顾动心魄”、“松藏雷雨太阴黑”等句,传达了游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最后,诗人以“斜阳忽将瞑色至”和“人间胜事忌多取”作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