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四季归田乐四首春

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 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舂声破幽寂,人影来微茫。 缺垣谁所居?红碧相低昂。翁媪老瓦盆,儿女前捧觞。 我行适见之,亦觉心乐康。昔闻太古俗,今历华胥乡。 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 于焉遂平昔,孤陋庸何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陆:指北方。
  • 展修晷:延长了白昼的时间。
  • 薰风:和风,指春风。
  • :带来。
  • 麦波:麦田如波浪般起伏。
  • 浩无津:广阔无边。
  • 细路:小路。
  • 林樾:林荫。
  • 雨气:雨后的气息。
  • 桑麻:指农作物。
  • 舂声:捣米的声音。
  • 幽寂:幽静。
  • 微茫:模糊不清。
  • 缺垣:破损的墙。
  • 红碧:指花草的颜色。
  • 低昂:高低起伏。
  • 翁媪:老夫妇。
  • 老瓦盆:旧的瓦制盆。
  • 捧觞:举杯敬酒。
  • 乐康:快乐健康。
  • 太古俗:古代的风俗。
  • 华胥乡:传说中的理想国,比喻美好的地方。
  • 向令:假如。
  • 讵使:岂能使。
  • 迷途:迷失方向。
  • 淑景:美好的景色。
  • 未央:未尽。
  • 于焉:在此。
  • 平昔:往常。
  • 孤陋:见识不广。

翻译

北方春天延长了白昼,春风带来了微微的凉意。麦田如波浪般广阔无边,小路像桥梁一样穿过。 溪水旁的林荫湿润,雨后的气息中带着农作物的香味。捣米的声音打破了幽静,模糊的人影渐渐出现。 破损的墙后是谁的居所?花草颜色高低起伏。老夫妇用旧瓦盆,儿女们举杯敬酒。 我恰好看到这一幕,也感到内心的快乐和健康。曾听说古代的风俗,现在仿佛置身于理想国。 如果早知道这样的生活,又怎会让田园荒废。迷失的方向并不远,美好的景色还未尽。 于是我决定回归往常,见识不广又有何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田园的宁静与生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等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田园的广阔与和谐。结尾处“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表达了作者对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决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张养浩对田园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憧憬。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追封滨国公,谥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