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万竹堂
芙蓉城中开紫府,华盖飞飞翠娥舞。仙人宴坐碧云堂,朝发蓬瀛暮玄圃。
昔将箫管御风吹,散落人间凤凰羽。冰夷夜失珊瑚枝,白日沧江啼黑雨。
龙宾十二行玉骢,青士三十射金虎。我欲从之游,脱冠挂神武。
来彼双飙轮,攀天叩天户。愿持万丈竿,为天扫尘土。
亭亭此君节,何由献明主。纷纷鹰犬人,徒费银黄系三组。
君不见古之仙,千岁一归华表柱,下视世人何足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蓉城:传说中的仙境。
- 紫府:神仙居住的地方。
- 华盖:古代帝王车上的伞盖,这里指仙人的仪仗。
- 翠娥:仙女。
- 宴坐:安坐。
- 碧云堂:仙人居住的宫殿。
- 蓬瀛:蓬莱和瀛洲,传说中的仙山。
- 玄圃:神话中的地名,仙人居住的地方。
- 箫管:乐器,这里指仙乐。
- 御风:乘风。
- 冰夷:水神。
- 珊瑚枝:珍贵的宝物。
- 沧江:泛指江河。
- 黑雨:神话中的雨。
- 龙宾:传说中的龙王。
- 玉骢:白马。
- 青士:年轻的士人。
- 射金虎:比喻英勇的行为。
- 神武:皇帝的宫殿。
- 双飙轮:双轮飞车。
- 天户:天门。
- 亭亭:挺拔的样子。
- 此君节:指高洁的节操。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鹰犬人:指追逐权势的人。
- 银黄:指金银财宝。
- 三组:指官职。
- 华表柱: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
翻译
在芙蓉城中的紫府里,华盖飞扬,仙女们翩翩起舞。仙人们安坐在碧云堂中,早晨从蓬莱出发,傍晚就到了玄圃。
昔日曾用箫管乘风而行,散落在人间的凤凰羽毛。水神夜失了珊瑚枝,白日里江河上沧江啼鸣,落下黑雨。
龙王有十二匹行玉骢,年轻的士人三十次射中金虎。我想要跟随他们,脱下官帽挂在神武门上。
乘坐双轮飞车,攀登天际,敲响天门。愿意手持万丈长的竿子,为天清扫尘土。
挺拔的节操,如何能献给贤明的君主。那些追逐权势的人,徒劳地被金银财宝和官职束缚。
你没看见古代的仙人,千年一归,站在华表柱下,俯视世人,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通过对仙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理想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象征手法,如“芙蓉城”、“紫府”、“华盖”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仙境。同时,通过对“鹰犬人”和“银黄系三组”的批判,诗人表达了对世俗权势和物质诱惑的鄙视。最后,诗人以古代仙人的形象,暗示了对超越尘世的永恒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