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 留别临川诸友

· 张翥
夜来风色。叹青灯素被,早寒欺客。想寂寞、人在帘栊,望鸿雁欲来,又催刀尺。秋满关河,更谁倚、夕阳横笛。记题花赋月,此地与君,几度游历。 江头楚枫渐赤。对离尊饮泪,难问消息。趁一舸、千里东归,眇天末乱山,水边孤驿。晼晚年华,怅回首、雨南云北。算今古、此情此恨,甚时尽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雁:大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消息。
  • 刀尺:剪刀和尺子,这里指裁剪衣物,准备过冬。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疆地区。
  • 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窗户。
  • 晼晚:日暮,傍晚时分。
  • 离尊:离别的酒杯。
  • 一舸:一只船。
  • 晼晚(wǎn wǎn):形容日暮,天色渐暗。

翻译

夜晚的风带来了寒意,感叹着青灯和素白的被子,早已被寒冷侵袭。想象中,那寂寞的人正站在窗前,望着大雁即将飞来,又催促着准备过冬的衣物。秋意已遍布边疆,还有谁会倚着夕阳吹奏横笛呢?记得我们曾在这里一起赏月赋诗,多次共同游历。

江边的楚枫渐渐变红,面对离别的酒杯,不禁落泪,难以询问彼此的消息。乘着一只船,千里东归,远望天边的乱山,水边的孤驿。在日暮时分,回首往事,感到惆怅,南北云雨,算计着古今,这种情感和遗憾,何时才能结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的孤寂与离别的哀愁。通过“青灯素被”、“鸿雁欲来”等意象,传达了早寒的侵袭和等待消息的焦虑。诗中“秋满关河”、“夕阳横笛”等句,展现了边疆秋色的辽阔与凄凉。结尾的“晼晚年华”、“雨南云北”则深化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痛的感慨,表达了古今不变的情感和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