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学廉使迁南台侍史诗以贺之

· 张翥
天上归来锦作袍,几陪春色醉仙桃。 银河有路惟通鹊,碧海无山不戴鳌。 卿月又临仙掌动,客星偏傍钓台高。 广陵此去金陵近,拟拂尘埃望节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河有路惟通鹊:银河,即天河;鹊,指传说中的鹊桥,每年七夕,喜鹊会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 碧海无山不戴鳌:碧海,指深蓝色的海;戴鳌,指海中的巨鳌,常用来比喻地位显赫或力量巨大。
  • 卿月又临仙掌动:卿月,指高官的月亮,比喻高官显贵;仙掌,指仙人的手掌,这里比喻高官的手掌,即权力。
  • 客星偏傍钓台高:客星,指外来之星,比喻外来的人才;钓台,指钓鱼的高台,比喻高官显贵的地位。
  • 广陵此去金陵近:广陵,今江苏扬州;金陵,今江苏南京。
  • 拟拂尘埃望节旄:拂尘埃,指清除尘埃,比喻整理行装;节旄,指官员的仪仗,这里指官员的职位。

翻译

从天上归来,身披锦袍,多次陪伴春色醉人的仙桃。 银河虽有路,但只有鹊桥能通;碧海虽无山,却无不戴鳌。 高官的月亮再次降临,仙掌动摇;外来的人才偏爱高台,钓台高耸。 从广陵到金陵,路途近了,打算整理行装,望向官员的节旄。

赏析

这首诗是张翥祝贺王继学廉使迁任南台侍史的作品。诗中运用了许多寓意深远的比喻,如“银河有路惟通鹊”和“碧海无山不戴鳌”,形象地描绘了王继学的高升和显赫地位。后两句“卿月又临仙掌动,客星偏傍钓台高”则进一步以天象和地理来比喻王继学的权力和地位,表达了对其的赞美和祝贺。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开阔,充满了对王继学未来的美好祝愿。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