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伯玉留饮西涧别馆二首

· 陈镒
前年避乱此山中,今日还来访隐翁。 山色入楼帘捲雨,水声落涧坐生风。 身安畎亩如庞老,妓拥登临拟谢公。 筵客殷勤到曛黑,酒酣携手石梁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伯玉: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西涧别馆:地名,可能是伯玉的住所。
  • 陈镒:诗人姓名。
  • 隐翁:隐居的老者。
  • 畎亩:田间,田地。
  • 庞老: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这里比喻隐居者。
  • 谢公:指谢安,东晋政治家,以风流著称,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 曛黑:黄昏,天色渐暗。

翻译

前年我曾在此山中避乱,今日再次来访那位隐居的老翁。山色映入楼上的帘幕,细雨轻卷;水声跌落涧谷,坐处生风。我身安于田间,如同庞德公一般自在;妓女簇拥着我登临高处,仿佛谢安的风流。宴席上的客人情意殷勤,直到天色渐暗;酒酣耳热之际,我们携手走向石桥的东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重返山中隐居地的情景,通过对比前年的避乱与今日的安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山色入楼帘捲雨,水声落涧坐生风”一句,以景入情,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后文通过“庞老”与“谢公”的典故,自比隐士与风流人物,展现了诗人的超然与洒脱。结尾的“酒酣携手石梁东”则温馨地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