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子华见寄韵

· 陈镒
三年冷舍近蟾溪,青杏婆娑桂树低。 岩寺每寻僧说偈,皋亭还与客分题。 别来岁月身逾老,乱后山川尘尚迷。 想见东林如旧日,好随松鹤共幽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蟾溪(chán xī):指蟾蜍溪,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用以指代作者曾经居住的地方。
  • 青杏:未成熟的杏子,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婆娑(pó suō):形容树枝摇曳的样子。
  • 桂树:一种常绿小乔木,花香,果实可入药。
  • 僧说偈(sēng shuō jì):僧人讲经说法。
  • 皋亭(gāo tíng):地名,可能指作者曾经停留的地方。
  • 分题:指与客人分别作诗,各自以同一主题创作。
  • 东林:东林书院,这里可能指作者向往的地方或与友人共聚的地方。
  • 松鹤:松树与鹤,常用来象征长寿和清高。

翻译

三年来,我冷清地居住在近蟾溪的地方,那里青杏树枝摇曳,桂树低垂。 我常去岩寺寻访僧人,听他们讲经说法,在皋亭与客人分别作诗,各自以同一主题创作。 自从分别以来,岁月使我更加衰老,乱世之后,山川依旧尘土飞扬,景象迷茫。 我想念东林书院如同旧日,希望能与松鹤一起,共享幽静的栖息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和对乱世变迁的感慨。诗中,“蟾溪”、“青杏”、“桂树”等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而“僧说偈”、“分题”则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的文化交流。后两句通过对“岁月身逾老”和“乱后山川尘尚迷”的描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作者向往与松鹤共幽栖的东林,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深切渴望。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