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医士林叔旻

· 王洪
初从海上见三山,虚得仙经论大还。 天上鹤书真有召,枕中鸿宝竟谁看。 风吹丹旆秋云杳,草宿荒坟暮雨寒。 遥想襄阳老耆旧,怀君终夜泪潸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山: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 仙经:道教的经书,这里指关于修炼成仙的书籍。
  • 大还:道教术语,指炼丹成功,能够长生不老。
  • 鹤书:古代征召贤士的文书,因书写在鹤形的纸张上而得名。
  • 鸿宝:珍贵的书籍或宝物,这里指重要的道教经典。
  • 丹旆:红色的旗帜,常用于丧事。
  • 荒坟:荒凉的坟墓。
  • 耆旧:年高望重的老朋友或老前辈。
  • 潸潸: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

翻译

最初在海上见到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虚幻地从仙经中了解到炼丹成仙的理论。天上传来真的有征召的消息,但枕中的珍贵道教经典最终又有谁来阅读呢?风吹动着丧事用的红色旗帜,秋天的云显得遥远,荒凉的坟墓上草木丛生,夜晚的雨带来寒意。遥想襄阳那些年高望重的老朋友,整夜都在怀念你,泪水不停地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医士林叔旻的深切哀悼和怀念。诗中通过海上仙山、仙经、鹤书等道教元素,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暗示了林叔旻的高洁品格和非凡才能。后两句则通过秋云、荒坟、暮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无尽思念和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明代诗歌的韵味和魅力。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