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关有感

吾道蹉跎甚,堪嗟学佛徒。 廿年方梦觉,十月到清都。 世界看成坏,缘心定有无。 夜怀怜不寐,石上更跏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道:我的道路,这里指人生道路或追求的目标。
  • 蹉跎:(cuō tuó)虚度光阴,浪费时间。
  • 学佛徒:学习佛教的人。
  • 廿年:(niàn nián)二十年。
  • 梦觉:从梦中醒来,比喻觉悟或清醒。
  • 清都:指道教中的仙境,也比喻理想中的清净之地。
  • 世界:这里指世间万物。
  • 成坏:形成和毁灭,指事物的生灭变化。
  • 缘心:因缘和心念,佛教中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人的心念。
  • 定有无:确定事物的存在与否。
  • :同情,怜悯。
  • 不寐:(bù mèi)失眠,不能入睡。
  • 跏趺:(jiā fū)佛教中的一种坐姿,双腿交叉盘坐。

翻译

我的道路已经虚度了许多光阴,真令人叹息那些学习佛教的人。 经过二十年才从梦中醒来,十月份我到达了清净的仙境。 看着世间万物从形成到毁灭,思考着因缘和心念的存在与否。 夜晚我怀着同情心难以入睡,便在石头上盘腿坐下冥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佛教哲理的思考。诗中,“吾道蹉跎甚”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感慨。后文通过对“梦觉”和“清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精神觉醒和理想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不寐”和“跏趺”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教修行的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宗教哲理的深刻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