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有感

縻食人间愧腐儒,遗经脩葺意何如。 春风亦到扪萝径,茅屋空围满架书。 交海只今烦总制,汉皇何日定居胥。 华峰未足图南睡,又报山中一岁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縻食:指勉强维持生活。縻(mí):束缚,此指勉强维持。
  • 腐儒:指迂腐的读书人。
  • 脩葺:修缮。脩(xiū):修缮。
  • 扪萝径:指藤萝覆盖的小径。扪(mén):触摸,此指覆盖。
  • 交海:指边疆海域,此指边疆事务。
  • 总制:总管,此指负责边疆事务的官员。
  • 居胥:指安定下来。胥(xū):等待,此指安定。
  • 华峰:指华山,此指高远之地。
  • 图南:指南迁,此指迁徙。
  • 山中一岁除:指山中又过了一年。

翻译

勉强维持生活,我这个迂腐的读书人感到惭愧,修缮遗留下来的经典,意义何在呢?春风也吹到了藤萝覆盖的小径,茅屋虽然简陋,但四周堆满了书籍。边疆的海域现在需要一个总管来治理,汉皇何时才能安定下来呢?高远的华山还不足以让我安心南迁,山中又过了一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縻食人间愧腐儒”一句,既自嘲又自责,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身境遇的不满。“遗经脩葺意何如”则进一步以修缮经典为喻,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后两句通过对春风、茅屋、书籍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虽处困境但仍坚守文化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对边疆事务和皇室安定的关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