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棠陵越秀山宴会韵

荏苒年华三十一,求友青山可谁匹。 独从深径卧烟霞,更向东皋采苓术。 忆昔献赋入金门,阊阖掀扬五云出。 海内英髦冠盖重,君名已觉三冬日。 萧寺怀居病即栖,声迹相怜不相昵。 愧予久抱青萝疴,闻君遂有棠陵逸。 岂翼炎方重一过,杯酒相欣席还膝。 粤秀山高碧汉遥,尉陀台上苍林密。 醉骑黄鹄望三山,笑指冯夷窅幽室。 须臾夕景宿岩端,欲驻西乌苦无术。 尊空人去怅独归,斗柄钭河月离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荏苒(rěn rǎn):时间渐渐过去。
  • 求友: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 青山:指山清水秀的地方。
  • 东皋:东边的田野或高地。
  • 苓术(líng shù):一种草药。
  • 献赋:献上自己的诗文。
  • 金门:指皇宫的门。
  • 阊阖(chāng hé):天宫的门,比喻朝廷。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英髦(máo):英俊之士。
  • 三冬日:比喻名声显赫,如日中天。
  • 萧寺:寺庙。
  • 青萝疴(kē):指长期的疾病。
  • 棠陵逸:指隐居在棠陵的逸士。
  • 炎方:南方。
  • 尉陀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苍林:茂密的树林。
  • 黄鹄(hú):天鹅,比喻高飞远行。
  • 三山:神话中的仙山。
  • 冯夷:水神名。
  • 窅幽室(yǎo yōu shì):深邃幽静的居所。
  • 夕景:夕阳。
  • 西乌:指太阳,因太阳西下。
  • 斗柄:北斗七星的柄。
  • 钭河:银河。
  • 月离毕:月亮离开毕宿,指夜晚。

翻译

时光荏苒,我已是三十一岁,在青山间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独自深居在烟霞缭绕的山径,更在东边的田野采摘草药。回忆当年献上诗文进入皇宫,朝廷中五彩祥云翻腾。海内英俊之士云集,你的名声如日中天。在寺庙中怀念居住之地,病中即栖,我们声气相投却不亲近。我久病缠身,听说你隐居在棠陵,感到惭愧。没想到在南方重逢,杯酒间相谈甚欢,席地而坐。粤秀山高耸入云,尉陀台上苍林茂密。醉中骑着天鹅望向仙山,笑指水神深邃的居所。夕阳西下,想要留住太阳却无计可施。酒杯空了,人已离去,我独自归去,感到怅然。北斗星斜挂,银河横跨,月亮已离开毕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王渐逵在越秀山宴会上的所感所想。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青山”、“烟霞”、“东皋”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山水画卷。同时,诗中的“献赋入金门”、“海内英髦”等词句,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